天主教與佳平

2011-12-25


泰武鄉天主教會(法蒂瑪聖母堂)於1953年12月落成,這是台灣原住民地區首座天主教堂。


今日的佳平天主堂  (2011.12)

這座教堂的建立,可說是象徵著在台天主教在原住民地區傳教的里程碑。在促成這件事情的過程中,當時佳平的頭目Maljevljev Zingrur(劉春美)扮演著關鍵的角色。

天主教事先傳播到了位在山腳的萬金。當時萬金天主教堂的包德良神父,在與佳平關係良好的萬金教友潘平生引介下,曾到佳平拜訪劉春美頭目。之後雙方就互有往來,頭目也到萬金教堂做客和參與活動。教會也請了懂得日語的退休傳道林煥良到村子裡宣教。

頭目和家族在1949年受洗成為教徒,之後更是積極協助天主教的傳播。她曾陪同後來繼任的蘇士郎神父(Castor Osornr )到泰武鄉其他部落傳教,而蘇士郎神父也積極地在佳平學習排灣語。

後來,隨著信徒的人數增加,教會開始籌備要建立教堂。頭目便捐獻出一塊土地。於是,這座教堂便這樣落成在佳平村裡。在落成典禮當天,更是舉行了盛大的領洗儀式,當天領洗的人數近300人,也是天主教在台的一個歷史記錄。


引用「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」 http://ianthro.tw/c/ioe:img:14884

今日的教堂已經經過翻新,可說是佳平的訪客必然會看到的風景。教堂不僅標識著宗教的傳播,其實也見證著屏東沿山地區不同族群之間相互學習,甚至是融合的過程,也看到早期傳教過程中,女性所扮演的角色。


文章主要引用資料:
2008 kaviyangan 部落生命史,屏東縣泰武鄉佳平社區發展協會發行

懷約翰牧師(Rev. John Whitehorn) 與排灣語採集

2011-12-07

在基督宗教的傳播過程中,常常有一些年輕有冒險精神的傳教士,自願或受奉派到新環境開拓信仰社群。這些身先士卒的傳教士們往往先要學習當地的語言與生活方式,才能夠在社區安身進而宣教。於是,在這過程中,不少教士也間接地擔任了類似人類學者的角色,做著文化翻譯以及文史採集整理的工作。

   來自英國的懷約翰牧師(Rev. John Whitehorn),正是這樣的一個例子。牧師於五零年初被派駐到台灣屏東的排灣教會宣教,在近二十年的宣教生涯中,主導並完成排灣語聖經和聖詩的翻譯編輯,對基督宗教在台的傳播有著重大的貢獻。

  但除了編譯聖經,懷約翰牧師對這塊土地及人民還有另一重要貢獻,就是他記錄並保留了當時原住民語言,其中又以排灣族語為主。

  或許是為了編譯聖經的必要功課,也可能是意識到要保存流逝中的族語,在台期間懷牧師陸續採集、記錄下當時屏東排灣族的語音資料。

  懷牧師在1954-1970年所收錄的資料內容豐富多元,有歌謠、故事、聖歌、講道、單字、婚禮討論、自述、臨別祝福等等等。 這批珍貴的語音資料共有69條,現在已由劍橋發起的世界口傳文學計畫(World Oral Literature Project)執行數位典藏。

  在當初懷牧師的用心,以及後來數典工作者的努力下,今天只要能夠連上網,世上每個人都能夠聆聽到這些50年前留下的歌聲和故事。

以下便是這個計畫的網址:

 World Oral Literature Project
 John Whitehorn: Paiwan Collection

附記:除了語音材料,同樣被典藏的還有一本記錄了當時在排灣族地區宣教事蹟的小冊子He Led Them On。這本圖文並茂的小冊於1955年由英國聖經學會發行,主要的撰寫者是由當時在排灣地區教會傳教的一位Ng So-go女士。裡頭的照片雖然大多缺乏詳細的背景說明,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